2024年11月9日下午,應manbetxapp下载
理學院邀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朱永法教授,長安大學王其召教授在學院320會議室分別作了題為“有機半導體可見光催化產氫及環境淨化研究”和“半導體複合材料設計及其光電催化性能提升策略”的學術報告,報告由理學院何仰清副院長主持。本次報告會吸引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和應用化學係師生40餘人聆聽。
朱永法教授首先從光催化麵臨的關鍵科學問題出發,深入闡述了有機半導體材料在可見光催化產氫、環境淨化等方麵的創新突破,詳細介紹了課題組在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製備上的一係列重要成果。重點介紹了有機前驅體分子結構調控、光生電荷遷移距離和分離調控策略、3D網絡結構光催化劑及有機共價超分子可見光催化劑在降解汙染物方麵的研究。課題組所製備的基於PDI、卟啉等係列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在可見光照射下,不僅具有優異的光催化產氫、汙染物降解和高效的礦化性能,還可以顯著消除抗生素基因和全氟汙染物。
朱永法教授作報告
王其召教授詳細介紹了其團隊在光電催化技術提升方麵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創新策略。圍繞光電催化性能的提高,深入探討了該技術在解決能源危機、環境汙染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中的潛力和應用前景。王教授重點介紹了如何提升光電催化性能的具體策略,分享了異質結的構建、表界麵結構的精確調控以及插入中間層等典型案例。特別是助催化劑材料的開發方麵,開發出一係列具有載體和助催化劑雙重作用的水滑石(NiCo-LDH、NiCo-LDH、CoAl-LDH等),為製備汙染物高效去除和清潔能源開發的高性能催化劑做技術支撐。此外,王教授展示了團隊在合成氨過程中的重要進展,通過等離子體輔助的氮氣活化,使得氨合成的產率顯著提高。最後,王教授展望了未來光電催化技術在環境淨化和能源轉化中的廣泛應用,並呼籲在座的科研人員積極合作,共同推動這一領域的深入研究。此次學術報告現場反響熱烈,為光電催化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啟示,為實現清潔、環保、可持續的能源轉型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
王其召教授作報告
朱永法和王其召兩位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緊扣光催化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熱點,為與會師生帶來了諸多啟迪和思考。他們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讓複雜的科學問題變得易於理解,展現了他們對科研工作的深厚熱情和對科學問題的深刻見解。
報告結束後,朱教授和王教授同與會師生就有機半導體可見光催化、光電催化製氫等學術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還分享了他們在本科生、研究生培養中的一些經驗,現場氣氛熱烈。此次學術報告提升了與會師生的學術視野,師生們受益匪淺。
專家介紹:
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係教授、博導,傑青,國家電子能譜中心常務副主任。分別從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以及在日本愛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88.7月到現在,一直在清華大學化學係工作,從事能源光催化、環境光催化及光催化健康方麵的研究。承擔國家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國際重點合作項目和麵上項目等基礎研究課題,同時,還承擔了企業的有關吸附淨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空氣和水環境淨化方麵的應用課題。獲得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青年基金資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在Nature Energy, 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5),Agnew Chem(10),Chem.(3), Advanced Materials(10),EST(10)等刊物發表SCI論文565篇,高被引論文50餘篇;論文總引52500餘次,H因子為133。2014-至今,Elsevier高被引學者(化學),2018-至今,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化學),2021年度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第851位。學術兼職有Scienc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SEE)創刊主編,Applied Catalysis B副主編,Green Carbon副主編;中國感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室內與車內環境淨化行業協會會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王其召,“長安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光電催化與碳中和創新團隊負責人,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環境催化及資源化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子項目、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甘肅省高等學校產業化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領軍人才項目、甘肅省科技支撐項目等20多項研究項目;在Applied Catalysis B,Green Chemistry,Science Bulletin等國際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160多篇,含8篇ESI熱點論文/21篇ESI高被引論文,授權發明專利22項,並連續入選全球頂尖科學家榜單;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科技部、教育部人才項目評審專家、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特邀編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編委,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編委;獲得明德教師獎(1)、甘肅省教師成才獎(1)、甘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4/10)、甘肅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5)、非金屬科學技術二等獎(1/9),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