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主頁 | 首頁 | 視點聚焦 | 論點侃點 | 校園動態 | 青春之歌 | 影像世界 | 我在西理工 | 理工牛人 | 西苑歲月 | 愛書樂影
 
結緣鑄造的人生
2021-07-21 09:19 張雲鵬 

                               2021年5月獲中國鑄造行業突出(傑出)貢獻獎

我1979年9月進入沈陽大學學習鑄造專業,1982 年7 月畢業離校。在分配去工廠的列車上度過了自己 20 歲的生日,從此與鑄造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分配去的工廠叫華山冶金汽車修造廠,隸屬於當時的冶金部。進廠後,被分配到鑄造車間,車間安排我先進行為期一年的生產見習。所謂“生產見習”,就是同工人們一起從事鑄造生產。這期間,我先後去過鑄鐵工段、鑄鋼工段、有色工段,進行過造型、合箱、澆注、混砂、製芯、熔煉、烘幹、打箱、鑄件清理、鑄件退火等具體操作。和現在不同,工廠裏麵沒有農民工,那時候所有的生產操作都是由職工自己完成,而且那個時候,我所工作的鑄造車間,機械化程度不高,絕大多數環節都是手工操作。

一年的生產見習,對我而言,意義重大。一則,通過具體參與鑄件全過程的生產,讓我反芻了在學校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使得過去許多似懂非懂、朦朦朧朧的東西,逐漸地清晰、透徹了起來,成為了真知灼見。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二則,每天同工人們一同作息、一同幹活,同吃、同住、同勞動,見習初期,工人們手把手地教會了我許多具體的操作,到了見習後期,自己在熟練甚至可得心應手地完成各種操作的同時,還能為工人們講清楚許多工藝背後的道理。天長日久,在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我與工人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三則,熱火朝天的鑄造生產,雖然經常汗流浹背、甚至揮汗如雨,但在多年的讀書生活之後,倒也覺得痛快淋漓。有時,會因體力消耗過大而深感勞累,但那個時候年輕,飽餐一頓、睡個好覺,也就完全恢複了,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反而使體質和毅力都得到了鍛煉和增強。

見習期滿一年後,我被調入車間技術組,從事鑄件的鑄造工藝設計。此期間,受組織安排,在約兩年的時間裏,兼任了陝西省蓮花寺冶金技校的專業課教師,為鑄工班的學生講解《鑄造工藝學》。這些學生後來成為華山冶金機械廠、黃河工程機械廠等冶金部下屬企業鑄造車間技術工人中的骨幹力量。

在工廠工作了5年以後,1987年9月我考取了manbetxapp下载 (原陝西機械學院)鑄造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從事與鑄造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在隨後的日子裏,我先後在西安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及在西北工業大學做博士後,所從事的研究皆與鑄造有關。初入manbetxapp下载 (當時叫陝西機械學院),我便被分配到鑄鐵研究所,有幸與王貽青教授、甘雨教授、陸文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吳德海教授(清華大學)等老師一同進行鑄鐵水平連鑄技術的研究。鑄鐵水平連鑄技術是通過水平連續鑄造的方法生產鑄鐵型材的一項技術,它的研究內容涉及連鑄設備、生產工藝、鑄鐵型材的組織與性能等各個方麵。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鑄鐵水平連鑄技術的研究取得成功,填補了國家相關方麵的技術空白,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鑄鐵型材的曆史。1990 年 7 月 22 日,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中報道了該項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消息。隨後,該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且,以manbetxapp下载 鑄鐵研究所為技術依托單位成立了國家級鑄鐵水平連鑄技術研究推廣中心(經原國家科委審核確定)。

國家級鑄鐵水平連鑄技術研究推廣中心的主要職責是進行鑄鐵水平連鑄技術的深入研究與成果推廣,我擔任了鑄鐵研究所的第三任所長。在推廣鑄鐵水平連鑄技術成果的過程中,先後在山西、河北、江蘇、河南、陝西、上海等省市建立起了十餘家鑄鐵型材生產企業,這些企業的典型代表有河北恒工精密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國泰型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華龍鑄鐵型材有限公司、武安市起昌鑄造有限公司等。目前,我國鑄鐵型材的生產已初具規模,可生產 φ20mm~φ650mm 的圓形截麵型材及相應尺寸的異形截麵型材,型材種類可以是灰鐵、球鐵,也可以是合金鑄鐵,型材年產量在10~15萬噸之間,產值逾10億元。型材在滿足國內部分需求的同時也為國際上許多用戶所青睞。

鑄鐵型材類似於鋼型材、鋁型材、銅型材等,是機械加工、製造行業的基礎材料。鑄鐵型材因具有比普通鑄件更為優異的性能,可替代部分鑄鐵材料製造高品質的鐵質零件,由此對於整個機械工業的技術進步產生了重要影響。

2003 年至 2006 年,根據組織安排,我兼任manbetxapp下载 工程訓練中心主任。在我負責這項工作的初期,該單位叫作金工實習中心,承擔著全校絕大多數學生都會進行的金工實習的實踐性教學任務。它的教學模塊既包括車、洗、刨、磨、鉗等機械加工,也包括鑄、鍛、焊、熱處理等。這裏的工作依然涉及到與鑄造相關的內容。負責這項工作後,在廣泛調研、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我向學校提出了將金工實習轉變為工程訓練的改革思想並製定了發展規劃,得到了學校的認可和大力支持。於是,籌建了新的工程訓練基地,引進、增加了教學人員,擴展了教學內容,添置了訓練設備,重新製定了教學模塊和訓練大綱,更改了單位名稱,教學理念由原來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的培養轉變成動手能力與創新思維並重的工程訓練,訓練內容也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實現了由金工實習向工程訓練轉變的跨越式發展。此期間,我同時擔任了西北地區高校工程實踐教育研究會的理事長。我們學校的工程訓練中心隨後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作為高校教師,教書育人始終都是核心工作。在 30 餘年的教師生涯中,我為鑄造專業(現在稱為“材料成型與控製專業”)的學生主講過《鑄鐵的物理冶金學》《材料成形技術》《科學思維方法》《計算機在材料成型過程中的應用》《金屬凝固原理》以及《高等材料成形技術 》等課程。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 60 餘人。在指導研究生攻讀學位的過程中,我主持完整各類縱橫向研究課題 30 餘項,發表論文逾 120 篇。研究內容雖然涉及多個方麵,諸如:耐磨材料、數值模擬,粉末冶金、複合材料、高溫合金、高熵合金等等,但與鑄造相關的內容貫穿始終。自2012年以來,我連續 10 年擔任本科生導師。作為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既注重教書,也注重育人,努力使學生們在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掌握好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這些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進入了與鑄造專業相關的企業、研究院所或高等院校,其中不乏在鑄造行業內做出突出成績的優秀人才。

人生旅途上,難免有風雨。最近幾年裏,我的身體一再出現問題:五六年前,曾得胃癌;兩三年前,又患肺癌。治療胃癌時,手術、化療、恢複,十分艱難。患肺癌時,已無手術機會,唯有化療。治療期間,那些需要長時間赴外地出差的工作已難以完成,然而,臥床可以閱讀資料,伏案可以撰寫文稿。於是,得胃癌期間,我主編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材料成形技術》,約 42 萬字,由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患肺癌期間,我撰寫了鑄鐵水平連鑄技術領域內國內外迄今唯一的一部科技專著《鑄鐵水平連鑄技術》,約33萬字,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材料成形技術》是為大學本科材料成型與控製工程專業(包括傳統意義上的鑄造專業)的學生所編寫的教材。它全麵、係統地介紹了液態成形技術、塑性加工成形技術、焊接成形技術、粉末冶金成形技術、金屬複合成形技術、非金屬材料成形技術、增材製造成形技術、特種成形技術以及材料成形方法的選擇等內容。在介紹上述內容時,以材料成形工藝方法的過程、特點、適用範圍為主線,力圖使學生養成分析零件結構工藝性和選擇成形工藝方法以及從成形工藝角度正確進行零件結構設計的基本工程素質。與此同時,它具有既內容廣泛又重點突出、既講解成熟的材料成形技術又簡介新技術的發展動態的特點。這樣,可使學生在學習掌握成熟的材料成形技術的同時,也對新技術的發展動態有所了解,可以活躍思想,開闊眼界,有利於培養創新意識。

《材料成形技術》的上述內容及特點使得它被國內許多具有材料成型與控製工程專業(傳統意義上的鑄造專業包括在其中)的高校所采用。

《鑄鐵水平連鑄技術》中的許多內容是我長期從事鑄鐵水平連鑄技術試驗研究、成果推廣、生產實踐的技術、理論總結。該書全麵介紹了與鑄鐵型材緊密相關的鑄鐵的基礎知識、鑄鐵水平連鑄的發展、鑄鐵水平連鑄設備、鑄鐵水平連鑄工藝、鑄鐵型材的質量及控製、鑄鐵型材的應用、鑄鐵型材凝固過程的數值模擬以及鑄鐵水平連鑄的近期研究進展。凡是需要學習、了解、查閱與上述內容相關的知識、技術、工藝、規範等,均可通過該書得到直接、有效的幫助。該書對於從事鑄鐵型材生產以及應用鑄鐵型材的各類人員,包括科研、技術、生產操作人員,既是一部生產實踐的指導書,也是一部理論研究的參考書,它在總結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為鑄鐵水平連鑄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建立了基石。它的出版,在鑄鐵水平連鑄技術領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一些鑄鐵型材的生產企業將其指定為工段長以上人員的必讀書籍和技術崗位職工的培訓教材。

青少年時期,覺得人生之路,征途遙遠。如今,年近花甲,覺得人的一生其實並不漫長,許多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慶幸自己的職業生涯與祖國的改革開放重疊、人生曆程與國家的鑄造行業大發展相伴,在我國鑄造產量連續翻番成為世界鑄造大國的曆史進程中,自己因能夠參與其中、貢獻一份力量而深感自豪。

回想大學時代,初與鑄造結緣,我的班主任同時也教我們專業課的老師告訴我鑄造乃工業龍頭,大有可為,並諄諄教誨,人生當與真善美為伍、奮發向上、為社會做大貢獻。自此,銘記師語,立誌踐行。時至今日,到了職業生涯的末期,回首往事,雖智不達而力不強,未有大貢獻,但自強不息、努力不止,不負當年初心。

展望未來,我們國家由鑄造大國向鑄造強國挺進的偉大事業已在路上,希望自己能夠繼續為之盡綿薄之力。

關閉窗口
 
廣 而 告 之

                 版權所有@manbetxapp下载 校報編輯部        關於我們
                     地址:金花南路5號   郵編:710048  Email:xb82312248@126.com   電話:82312248